小米SU7 Ultra试驾感受如何?
小米SU7 Ultra试驾感受丰富多元,兼顾舒适与智能。赛道上,电机初段扭矩快,湿地甩尾刺激,悬挂舒适且转向指向准;街道体验中,悬挂可适应,驾驶感受和Max相近;智驾体验有所改善但有小瑕疵。它适合热爱驾驶、追求赛道感受的用户,整体物有所值 。

先聊聊赛道体验。小米SU7 Ultra模式划分细致,试驾车型配备双腔空悬+CDC,雨天试驾虽816匹耐力赛模式受限制,没体验到零百两秒的超强撕扯感,但电机初段扭矩释放迅速,在湿地中甩尾,那种刺激感令人心跳加速。悬挂表现可圈可点,赛道模式下双腔变单腔,还贴心配备座椅按摩,缓解驾驶疲劳。转向指向性精准锐利,只是赛道模式下转向阻尼提升有限,转向回馈带些电子味儿。车手生涯功能很有趣,能对比数据和显示秒差,增添驾驶乐趣。因雨天,轮胎和制动实力未充分展现,但刹车脚感坚实,给人信心。
街道体验也有独特之处。街道模式下悬挂偏硬,适应后能接受,运动模式刚度进一步提高。刹车、电门、转向等驾驶感受和Max基本一致,不过电耗比Max高些。在NVH方面,轮胎和玻璃噪音优化不错,但底盘噪音处理还有提升空间。
智驾体验有亮点也有小问题。配置和Max一样,正式版固件稳定性更好,细节改善明显,像通过闸机速度快、泊车域和行车域切换无感、纵向加减速更柔和。但试驾中也出现一次路径规划问题,实线变道需手动接管,好在之后虚线调头操作丝滑。
延伸问题:如果日常主要在城市通勤,偶尔跑下赛道,小米SU7 Ultra适合吗?其实对于城市通勤,它标准模式下驾驶感受良好,调校出色,不难开难控。偶尔下赛道,其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赛道功能又能满足需求。但考虑到电耗较高以及底盘噪音问题,在做决策时需综合权衡自身对这些因素的接受程度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