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生在交通安全方面需要做到什么?
小学生在交通安全方面需做到自觉遵守规则,保障自身安全。行走时要走人行道,按信号灯指示过马路,不打闹;12 岁以下不骑车,骑车要守非机动车道规则;乘车选正规车辆,不将身体伸出窗外。多方面注意,才能更好守护出行安全 。
在行走过程中,小学生们务必时刻留意周围环境。切不可相互追逐、打闹、嬉戏,这不仅分散自身注意力,还可能干扰到其他行人和车辆。同时,要杜绝东张西望、边走边看书报等行为,防止因疏忽而坠入下水管道竖井等危险区域。
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,更要学会巧妙避让机动车辆,坚决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。尤其在雾、雨、雪天这些特殊天气状况下,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,如此便能让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,从而提前采取安全措施。
关于骑车安全,未满 12 周岁的小学生不能在道路上骑车。若已达到年龄开始骑车,那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,骑车转弯时要提前伸手示意,横穿马路则需下车推行。骑车过程中要全神贯注,坚决远离大型车辆转弯时的内侧区域,那里是危险的“死亡地带”。并且,一定不要骑车带人,不要追逐竞驶,不要脱手或手拿东西骑车,更不能骑车时攀附其他车辆。
乘车时,小学生们要选择正规的营运车辆,不乘坐无牌、无营运证、超载的车辆。乘坐公交要自觉在站内排队等候,车停稳后先下后上。乘车过程中,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,不将头、手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,也不要向窗外扔杂物。
问题延伸: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独自上下学的交通安全,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确保安全呢?首先,要反复给孩子强调交通安全知识,让他们牢记在心。其次,可以带着孩子实地走一走上下学的路线,指出危险点和注意事项。再者,教会孩子如何正确求助,比如遇到紧急情况找警察或者可靠的成年人帮忙。通过这些方式,能增强孩子应对危险的能力,让家长更放心。